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浸润与肿瘤进展密切相关,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探索miR-99a对单核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其对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细胞生长、侵袭的影响。方法:检测EC组织中巨噬唾液酸蛋白(macrosialin)CD68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运用人EC细胞系HEC-1B、RL95-2培养上清液诱导人单核细胞U937向TAM(M2型巨噬细胞)分化;将人工合成的miR-99a模拟物片段转染至诱导后的巨噬细胞,转染后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相关因子CD68、CD163以及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mcrophage mannose receptor)CD206表达量变化,并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巨噬细胞分泌相关细胞因子IL-12、IL-4和IL-10分泌量变化;将转染miR-99a的诱导后巨噬细胞与EC细胞共培养,运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和transwell法检测其对EC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EC组织CD68高表达并与肿瘤肌层浸润及血管生成呈正相关;肿瘤细胞培养上清液成功诱导单核细胞向M2型TAM极化。转染miR-99a后单核细胞组CD68及CD163表达较对照组下降(P<0.01),而CD206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进一步证实上述表达变化;ELISA结果发现,转染miR-99a诱导后巨噬细胞中IL-12分泌增多(P<0.01),而IL-4、IL-10分泌减少(P<0.01),提示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受抑制。将诱导后巨噬细胞与EC细胞共培养,共培养后EC细胞增殖侵袭能力较对照组增加,而转染miR-99a模拟片段至诱导后巨噬细胞能够抑制其对增殖(P<0.01)及侵袭能力的促进作用(P<0.05)。诱导后巨噬细胞中过表达miR-99a后细胞中mTOR及其通路受到抑制。结论:EC间质巨噬细胞浸润与肿瘤肌层浸润及血管新生相关,miR-99a能够逆转单核细胞向M2表型极化,并抑制EC细胞介导TAM的促EC细胞生长和侵袭作用,其作用可能通过调控mTOR通路产生。  相似文献   
2.
外排体(exosomes)是活细胞分泌的具有脂质双分子层和大量内含物的微囊泡结构。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排体不仅在肿瘤细胞之间的通信中充当信使的功能,也能作为载体影响远处的正常机体细胞,为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转移及免疫抵抗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郑华  何盛江 《重庆医学》2016,(14):1920-1923
目的 探讨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式选择及其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方法 对收治的66例SchatzkerⅤ型、Ⅵ型急诊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及术后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18例,膝前外侧切口单钢板内固定)、B组(24例,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C组(24例,膝内外后多切口三钢板内固定),3组患者术后均进行负压引流(VSD)治疗.结果 B组的手术时间(133.8±15.4)min、术中出血量(348.4±68.5)mL显著高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A组的术后负重开始时间(70.0±4.2)d显著长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B、C组术后第6、12个月及末次随访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末次随访B、C组的优良率分别为87.50%、83.33%,均显著高于A组的55.56%(P<0.05).结论 膝前外侧切口单钢板内固定具有操作简单的优势,但术后膝关节的功能恢复不及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膝内外后多切口三钢板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T-CAM表面修饰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 66,n-HA/PA66)复合骨修复材料修复兔桡骨中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选择36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右桡骨中段1.5 cm骨缺损模型后分为两组:实验组植入T-CAM表面修饰n-HA/PA66复合骨修复材料;对照组植入n-HA/PA66.观察术前,术后2、4、8、12周静脉血碱性磷酸酶(ALP)值;术后4、8、12周每个时间点处死6只兔子,进行X线片、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学等观察桡骨骨缺损愈合情况.结果 所有兔子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死亡,无体内植入材料脱落.影像学及组织学结果表明实验组在术后4周就有新生骨组织,随着时间的延长,实验组新骨生长速度和数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12周Lane-Sandhu法X线片和组织学评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实验组ALP值开始升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ALP值均升高,术后8周达最高峰,之后开始下降,在12周时接近于术前,静脉血ALP值在术后第2、4、8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AM表面修饰mHA/PA66复合骨修复材料具有促进骨质愈合的作用,尤其在早期修复骨缺损的效果优于n-HA/PA66.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路部分椎体切除治疗合并神经损伤的难复性下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8年10月收治的28例合并神经损伤的难复性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载荷分享评分(LSC)6 ~ 9(7.2±1.1)分;高处坠落伤7例,交通伤15例,重物砸伤6例;L_3骨折18例、L_4骨折7例、L_5骨折3例,其中6例合并邻近椎体压缩性骨折;马尾神经损伤10例,神经根损伤4例,两者均有损伤1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 ~ 7(3.4±1.4)d。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Cobb角及神经功能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63.9±22.4)min,术中出血量(652.1±95.5)mL。所有患者随访12 ~ 30个月,平均16.7个月。术后VAS评分、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和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神经功能ASIA分级,术前A级1例术后仍为A级;术前B级4例,术后恢复至C级3例、D级1例;术前C级15例,术后恢复至D级11例、E级4例;术前D级8例,术后仍为D级4例,恢复至E级4例。结论后路部分椎体切除治疗合并神经损伤的难复性下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脱出型和游离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7月—2014年9月,对被诊断为脱出型和游离型LDH的48例患者采用PETD治疗。所有患者根据髓核脱出(NPP)的方向和远近分4型:Ⅰ型3例,Ⅱ型11例,Ⅲ型26例,Ⅳ型8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改良Mac 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5~90 min,平均65 min;出血量5~20 mL,平均10 mL;住院时间2~30 d,平均3.5 d。2例患者术后出现患侧肢体麻木加重,1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1例术后出现椎间隙感染,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均消失。术后总体满意度为87.5%;各型分别为Ⅰ型67.7%,Ⅱ型90.9%,Ⅲ型92.3%,Ⅳ型75.0%。所有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均有所缓解,末次随访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15~45 d(平均30 d)均恢复正常工作。结论 PETD治疗脱出型和游离型LDH安全且有效,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PELD)、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及后路小切口椎间盘切除术(MD)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8年10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LDH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PELD组、MED组和MD组,每组32例,记录并比较3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3 d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术后1 d、3 d切口疼痛程度,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腰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疗效,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ELD组在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3 d CPK水平及术后1 d、3 d伤口疼痛程度方面优于MED组,而MED组优于MD组;术中出血量PELD组0.05)。3组术后1个月、12个月腰痛及腿痛VAS评分、ODI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所有病例腿痛缓解较腰痛缓解更为明显。末次随访时3组间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轻微并发症经术中、术后对症处理后改善。结论3种手术方式均为治疗LDH的有效方案,PELD最为微创,符合快速康复理念,对于外侧型及旁侧型LDH具有明显优势,而中央型LDH采用MED治疗为宜。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分析并比较同种异体骨与聚醚醚酮(PEEK)椎间融合器应用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颈椎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通过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Medlin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网数据库检索同种异体骨与PEEK椎间融合器应用于ACDF治疗颈椎病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21年7月1日。提取患者术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曲度变化、融合率、置入物沉降率、假关节形成率、再手术率等资料,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包含6 950例患者,其中4 569例应用同种异体骨(同种异体骨组),2 381例应用PEEK椎间融合器(PEEK组)。2组患者术后颈椎曲度、NDI和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种异体骨组融合率高于PEEK组[比值比(OR)=3.12,95%置信区间(CI)1.19 ~ 8.15,P<0.05],假关节形成率低于PEEK组(OR=0.25,95%CI 0.09 ~ 0.69,P<0.05),再手术率低于PEEK组(OR=0.25,95%CI 0.12 ~ 0.52,P<0.05),融合器沉降率与PEEK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1,95%CI 0.37 ~ 1.36,P>0.05)。结论 ACDF治疗颈椎病,应用同种异体骨和PEEK融合器临床疗效相当,融合器沉降率无明显差异;但应用同种异体骨具有较高的融合率、较低的假关节形成率和较低的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人格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卡特尔16PF量表,从我校第五临床学院各年级随机抽取200名大学生进行人格状况调查分析。结果结果发现男生比女生的聪慧性(P〈0.001,t=3.52)、敏感性(P〈0.001,t=2.12)、怀疑性(P〈0.01,t=2.98)等因素得分要高,女生比男生兴奋性得分要高(P〈0.05,t=-2.04)。农村学生乐群性略高于城镇学生(P〈0.05,t=-2.12),而城镇学生兴奋性(P〈0.05,t=2.14)和怀疑性(P〈0.01,t=2.74)上高于农村学生。结论医学院校专业技术及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因人而异,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地域和不同人格特征的大学生有所侧重,通过培育大学生的良好人格,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